2020年9月14日 星期一

[品書] 004.〈似曾相識〉

獄官梁紀恩每次審問邱品雯,總讓他想起心中牽掛的另一個人。邱品雯不顧危險自願入監,供詞卻處處透著古怪。但那是個沒什麼理由就可能被抓去關的時代,自由的代價很高,邱品雯究竟藏著怎樣的祕密呢?

我打從心底佩服第一次讀這部作品就能讀懂的人,因為我看了兩遍以上才摸清楚這部作品的前因後果。

本作同樣是收錄於《偵探在菜市場裡迷了路(第十八屆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作品集)》的作品,作者是來自台灣的鍾岳。

這部作品的調性與前面提到的〈冬日將盡〉類似,以我個人的情感層面來說,我不認為這算是「推理小說」。但她又不像〈冬日〉僅僅是塞個小詭計,而是整部作品都在鋪陳這個巨大的謎團,然而揭開謎底時,又讓人有一種「無理可推」的不悅感,是相當特別的一部作品。

故事的背景設定在和文革同樣魔幻的時代──台灣白色恐怖時期。相較於文革,我不確定現在的學生們對白色恐怖的認識有多少,不過近年來本土意識抬頭,他們對於發生在這座島上的歷史,我想是會比我們求學時更加清楚。

故事中僅有三個主要角色,分別是邱品雯、梁紀恩和阿英。作者在角色塑造上很有一套,在每個角色登場的寥寥數行間,就將角色的形象刻畫得相當鮮明,而隨著故事發展,又將角色們表層下的血肉逐步填上,到故事結束時,呈現在讀者面前的不是三個樣板或三個「演員」,而是三個貨真價實的「人」。

這篇故事設計了表裡兩層謎團,表層是「邱品雯究竟是誰?」這個謎團從故事前段一路鋪陳,讀者從邱品雯和另外兩名角色的互動中,一層一層深入這個謎團的核心,最終得知真相。單從文學的角度上看,這段過程相當精彩。然而就在揭開表層謎團之前,作者一個反轉,先揭開了裡層謎團。

我之所以認為「阿英的真實目的」是裡層謎團,是因為在閱讀的過程中,讀者其實並不會明確地感覺到這是個謎,只會隱隱約約地覺得好像哪裡不太對勁,甚至有可能在反轉時才意識到,原來這個看起來熱心的大姊背後居然也有秘密。

這個故事本身就像是一件雙面夾克,外層是一種顏色,翻過來則是另一種風貌,但他們都是這件夾克的一部份,缺一不可。而將表裡謎團縫在一起的,是邱品雯和阿英的血緣,邱品雯與梁紀恩的感情則是這件夾克表層的主體色調,至於裡層則是渲染了阿英的憤恨與無奈。不論表裡,其實各有看點,相當精彩。

只是在這樣的作品裡,還是有我認為不盡完美的地方。首先當然是推理性的問題,讀者們確實可以從梁紀恩和阿英對邱品雯的觀察中,察覺她似乎與這個時代有點「格格不入」,但是要把這件事情和「穿越」連結起來的線索卻有些不足,導致結果雖然合理但邏輯的跨度實在太大。

其次是關於歌詞和傳統戲曲的部分,以我個人來說,我其實不太喜歡在作品裡放進歌詞,因為歌這種東西是有旋律的,詞和曲是相輔相成的,除非我能保證這篇作品的受眾大多數都聽過這首歌(比如作品中的《雨夜花》),否則我認為會破壞閱讀的節奏感。

而相較於歌詞,傳統戲曲的唱詞對我來說問題就更大了。在去掉音樂的情況下,讀者們或許還能將歌詞視為新詩(當然讀起來和真正的新詩還是有些差距),但戲曲中的唱詞不只和音樂密不可分,還和演員的功力、劇中的情緒、甚至和演員的流派有關,換言之,如果拿掉音樂單純看詞,其實少了不只一味,有時候甚至有些尷尬。

最後做個總結,我認為這部作品是今年五部入圍作品中文筆最好的一部,也是寫作技巧最高明的一部。雖然推理性在有跟沒有之間,幾乎被感情線所淹沒,但作者在入圍感言中強調,她要完成「台灣推理史上最偉大的愛情故事」,如果從這一點來看,這部作品可說相當成功。

 實體書:博客來三民金石堂

 電子書:讀墨全本單篇

 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